舊聞再思


現在,我不太怨某議員沒做事,只怨自己當年沒有付出更多的努力及時間,招聚更多人,去推動一些當時就應該發生的改變。

某議員只是建制中多名有權有力做事但沒有做的人之一,故我在這文中姑隱其名。若看官好奇想知,請私下發訊予我。

 

(1) 2007年1月8日

張xx議員,

 

您好。本人是選民, 素來支持民主派, 亦多有留意您為教育界的功勞和成就, 先借此機會致謝。

 

今 日讀蘋果日報, 有報道指香港 " 生 仔 潮 重 現" , 文中有提到您的意見:  > 立 法 會 議 員 張 xx 認 為 , 醫 管 局 文 件 推 算 的 數 字 欠 缺 說 服 力 , 「 龍 年 都 冇 咁 多 人 出 世 , 點 解 豬 年 會 有 咁 多 ? 」

 

本 人只是一個普通中產市民, 贊同或反對醫管局的數字是沒有資格, 但本人親眼所見、親耳所聞, 卻某程度上證實確有很多本地香港人生育。首先, 本人很多朋友都是late 20’s 或 early 30’s, 近幾年出席結婚喜宴真的多不勝數, 。我和同輩同學、朋友和教會同輩弟兄姊妹近兩三年的話題就是做人情做到手軟。他 們當中有很多人是因為想建立家庭、生小孩子才結婚的。事實上, 本人教會 (是小型的, 慣常聚會者只有八十人左右) , 今年生孩子的就有兩位, 另外有一位剛宣佈懷孕, 其他在過去兩年結婚的, 相信也會相繼在未來兩三年內生孩子。另外, 我的同行裡, 近兩年請產假的不計其實數, 我有時和已婚女客戶閒談的話題, 就是產假應該前二後八, 還是前一後九好。

 

另外, 本人在中環上班已有三年, 最近真的發覺, lunch time 時份多了很多懷孕婦女。這十分明顯, 因為本人在中環擠逼地鐵、街道及餐廳讓座多孕婦的次數實在不少。張議員, 您不時出入立法會, 若您找幾天午飯時間順道到IFC或蘭桂坊一看, 您便知我所言不非。

 

所以, 雖然本人沒有統計數字, 但在日常生活中的印象, 有很多中產、受過教育、三十歲前後的女士正準備或進行生育計劃。她們本身有學歷、有事業, 老公當然也相若。這些夫婦現在是香港經濟的楝樑, 政府有責任為他們妥善規劃, 叫他們安心實現生兒育女的夢想; 他們的孩子, 就是香港未來的支柱, 政府更有責任早作安排。

 

可是, 政府至今未見有實際措施回應產科未來至少五年的需求, 以及未來至少十五年的教育需求; 政府最近對產科的關注, 竟錯配在針對內地產婦。或者內地來港生子而又不付錢的產婦確是一個問題, 但我的朋友們、中環商業區的適齡女行政人員們, 不能乾等政府同北京講掂數才生孩子。而且政府及有些議員的短視 (e.g. 內地來港產子的孕婦, 一定有不少是俾得起錢讓香港賺、家景又不俗的, 這些人政府是不是該努力吸納呢? 至於人道考慮就不用說了), 根本就漠視了真正問題。

 

本人冒昧寫信給您, 是因為相信您是聽市民意見、為市民辦事的少數議員。我和這批朋友的選票, 也一定只會投給有遠見、不會轉移視線而是腳踏實地了解及照顧市民的人。懇請您不負我們的期望, take the initiative to 了解實際民情, 並動用我們以投票給您的權力, 為我們謀取福利, 建設更美好的香港社會。

 

期待您的回覆以及行動。謝謝!

 

陳小姐

 

————–

 

(2) 2009年2月4日

張xx議員,

 

新年好!  兩年前本人曾寄信給您, 表達對您在議會上認為醫管局的人口推算數字欠缺說服力之言論 [1] 的關注, 不幸一直未得您的回覆。

 

前幾天讀報, 喜見此消息

http://hk.news.yahoo.com/event/fc/20090129/hkbabyboom.html

港婦生育高峰 08新生嬰料破紀錄

 

既往不究。但這群孩子六年後便升讀小一, 他們的父母大多數會在未來兩三年便開始熱切關注教育問題。

 

此 外, 如果08已有如此多嬰兒出生, 我個人看未來幾年乃有大量嬰兒出生, 因為我那一輩的朋友及教會的弟兄姊妹在前兩三年才開始紛紛結婚, 他們都表明會生兒育女。猶記得兩年前, 您之所以在議會就出生率上升表示質疑時, 乃是議會正在討論醫管局推算出生率將會回升。好了, 現在真的回升了, 未知議員們可會加強監察醫管局的基建 (例如婦產科及兒科)  是否能支援這一波新增人口? 是否還應容忍政府濫殺學校?

 

希望今次能得到您的回覆, 並從議會上聽到您的真知灼見。

 

祝安康,

陳小組

 

cc/ 本人幾個朋友, 以及本人自己的部落格

 

[1]   有關報道仍在網上, 詳見

http://appledaily.atnext.com/template/apple/art_main.cfm?iss_id=20070108&sec_id=4104&subsec_id=12731&art_id=6694491

今 年 料 破 7 萬 人 增 15%   港 居 民 子 女 約 佔 半

消 失 十 多 年 生 仔 潮 重 現

蘋果日報 2007年1月8日

 

[2] 本信原本是在一月三十日發給您的, 可是您的電子郵箱爆滿, 只好今天再發。

〔就一封來函有感而發。修訂版。〕

各位,
我也收到朋友轉來、內附有一段夾雜著溫家寶視察災區的報道、地震新聞網站及捐款資料。

對這次地震, 很心痛很難過 … 昨天坐火車時, 喇叭忽然傳出淒慘哀慟的哭聲, 響徹整個車箱, 原來是學校家長在塌樓外哭他們的兒女,因為他們都不在了 ….

所以, 坦白說, 讀到溫總理這些報道, 我覺得的是憤怒。中國地震局報告地震比路透社還慢, 連地震力度都偏低了, 但溫總理就是擲個電話都有人看到還再報道出來。

至於「我不管你們怎麼樣」之類的訓示, 我只望他是一時豪語, 而非忘了救災人員也有家室兒女。救災要盡力, 但作為最高領導人, 不能只說豪語而不管在下的會怎樣執行。試想若有中層官員為了邀功, 明知危險也硬要前線救災人員「不惜代價救人」… …

我並無懷疑溫總內心的傷痛 (因為我實在不知) 或政府救災的決心。而且,我理解在天災下, 一個領導人建立起強勢而又憐恤人的形象有助重整民心, 讓人民有一個可仰賴的目標,這種形象建立是應做的「公關」活動。但現在卻不是一個政權花心力往自己面上貼金的時候。

煽情與領導之間界線其實不是那麼含糊的。偶一為之的擲電話可以是花絮,那些「一絲希望」對「百倍努力」的工整sound bites喊喊來給大家加油也無可厚非。但帶著記者們攝影師們隨員們爬入危樓造成報道的舉道、豪邁過於實際的訓示、災區通訊中斷卻傳得出「摔倒流血」照片 (還要補一句「不經過審核的是不允許發布的」,參明報十四日報道) … 溫總的悲憫和指揮能力不需大眾看到也能發揮作用的,但他一句豪詞偉語卻可以製造更多不必要的犧牲。

至於為領導人言行而「激動」的記者,省點吧。他的正職是速去查探及報道災區情況, 好讓外人知道在甚麼地方需要甚麼幫忙,而不是老跟著領導人轉,放大他們的每一滴珍貴的血和淚,鏡頭卻背著那仍埋在瓦礫中的千萬人命。

因此,我懇請你們不要參與推廣這些propaganda。關於救災的、災民的,有感動便傳吧。但溫總的公關稿,就不用了。反正隨便在google百度搜孤sina都可以找出千百條來。

〔CATITUDE〕

p.s. 若你們也是有讀過<唐山大地震>的一代,我想你看得懂附圖裡的報道。此圖原來的網站,已經再連不上了。之前此圖內所列的QQ網站,也都連不上了。

視災摔倒 手傷流血 爬瓦礫慰傷者 溫總哭了我不管你們怎麼樣,我只要這十萬群眾脫險,這是命令。」正在四川 指揮救災的總理溫家寶 ,昨收到彭州十萬居民被困的報告後,憤怒地把電話摔了,訓示「只要有一铫希望,就付出百倍努力。」...  溫家寶昨晨冒著危險,踩著泥濘,爬入一所倒塌小學的瓦礫堆內...  據在場的一名內地記者在博客透露,溫家寶在指揮救災中「摔倒了」,..該記者激動地說:「如果你現在看見老爺子(溫家寶)的樣子,你馬上就會哭的。」...
地震前「成功」平息「地震謠傳」

藝人私隱照網洩事件到此,終於遇到完全讓我誠服、令我極有給「朋友」傳閱衝動的意見了。

本來不大喜歡原篇抄錄別人文章。但難得有關報章已澄清了對網友轉載的歡迎,該報的舊文又不能在其網上上免費閱覽,而星期六日的報紙銷量以至讀者人數通常較少,所以就全篇抄錄了。先來聲明:以下是100%原文,但粗體是我個人的添加,既透露我同意他甚麼地方,也旁證我在抄錄人家文章是確有讀過想過的。

若讀完好文章後讀者卻沒有「進步」,便是白讀了。各位朋友,再來想想,誰最「虛偽」?溫馨提示:先照照鏡子。

* * * * *

明報2008年2月17日

A06 | 港聞 | 筆陣 | 梁文道

誰需要玉女?

【明報專訊】 經過沸沸揚揚的「裸照門」事件,許多家長都很擔心子女的教育問題,怕他們受到「不好的影響」。其實他們首先應該關注的,不是子女看了照片之後會留下 多麼嚴重的「心理創傷」,而是問一問的孩子:你到底是怎樣看到那批照片的?是陳冠希和那幾名女藝人親手交給你的嗎?如果不是的話,你應該看嗎?你有權看嗎?

且讓我們想像另外一種情况,假如有人偷來別人的提包,發現裏頭有本日記,然後拿去給朋友甚至朋友的朋友傳閱。這樣做對不對呢?當然不對!第一個人是偷竊, 其他人則侵犯了他人的私隱。那麼我們如今傳看「裸照門」事件中的照片,與這個例子有何分別呢?所謂的「奇拿」(即發放照片的源頭),如果真是從陳冠希的電腦中偷取材料的那個人,他就是那個拿了別人日記的小偷了,而我們則全是窺視他人私隱的看客。到底是誰要先道歉呢?

所以有些看法接近的論者就開始擔心,香港的道德淪喪了,因為根據一項網上民意調查,居然有超過一半的受訪網民認為自己的責任不如拍照者陳冠希重大(假設陳冠希就是拍照者的話);也就是說一幫偷看了日記的人認為自己的責任竟然不如那個寫日記的人大

問題是我不相信這批網民在實體世界中也會覺得翻閱他人日記是對的;相反地,其中可能還不乏日常言行嚴謹道德高尚的君子。只不過在網絡的世界裏另有一項不成 文的常規和習性,而且極不同於目前的法律觀點,即任何上得了網的資訊都是屬於公眾的。所以「裸照門」事件的照片雖然本來是幾個人自己的私隱,可是在它流傳 開來之後,卻弔詭地變成了公眾可以共享的資源了。

假如說這一點仍然有待爭議,我們一眾看客的責任仍然有待釐清的話,不妨先把焦點轉向另一方面,即「裸照門」事件的幾個主角身上。

老友蔡子強在〈除了天真和傻之外,還有對錯!〉(《明報》2008 年2 月15 日)一文中,文如其題地指摘事主鍾欣桐(阿嬌)的記者招待會轉移視線,模糊是非, 「……以一句『天真和傻』來迴避對錯,迴避責任」。為了說明他所指的對錯為何,子強兄引述了另一資深作者徐詠璇女士的話: 「阿嬌以『天真』和『傻』這些純情、可愛的字眼,將事件輕輕帶過。是她真的不覺得拍這些四級照片有何不妥?抑或是她旁邊的人拍拍心口,告訴她一切等閒?令 人失望的,是阿嬌有太多人包庇照顧,令她也繼續沉溺在虛偽、荒淫、跟紅頂白的最劣的娛樂圈染缸裏」(《信報》2008 年2 月13 日)。

子強兄為人之正派誠懇總令我自慚嚮往,其觀察之銳利獨到則是有目共睹;但請恕我不敢苟同他和徐女士的這番言論。理由很簡單,我實在看不懂他們所指的「是非」是什麼意思。是鍾欣桐自願被拍?是她和別人口交?是她未婚而有性行為?還是她說謊呢?

先談拍照這一點,一對伴侶願意拍攝自己的親密行為是有很多原因的;而無論是什麼原因,那都是他們性生活的一部分,都是他們自己的事,與他人無關。就算說她 「不慎」,那也用不着向公眾道歉吧。如果說「口交」有罪,或者未婚性行為不對,那我也無話可說了 [1],只能建議大家學以前的新加坡,將口交列為非法,甚至禁止 婚前性行為。子強兄強調鍾小姐是公眾人物,應該謹言慎行,難道我們應該要求一名藝人和他的性伴侶要考慮自己私下性行為的「公眾影響」嗎?是不是要鍾小姐告訴我們: 「很對不起,我不止和另一個藝人有婚前性行為,還跟他口交,甚至自拍取樂,我太荒淫了」,大家才感到滿意呢?

當然很多人也都找出了鍾小姐說謊的證據,其中有真有假,真的如她曾公開表明自己和陳冠希「不熟」(雖然什麼叫「熟」也大有討論餘地),假的如她曾參與青少年群體宣誓守貞的活動。從這一切指控裏面,我們看到一種群體受騙的情緒。有趣的是,同樣是事主,卻沒有人譴責陳冠希是騙子,頂多說他「淫賤」。這是為什麼呢?

答案當然着落在鍾欣桐的「玉女」形象。事到如今,竊以為與其無窮舉列鍾小姐個人說謊的實例,研究「玉女」形象及其破產更有益於社會整體。更重要的是,因為大家是先有一個被「玉女」蒙騙的感覺,才會在事後不懈地搜索事例,甚至不惜揑造虛假新聞以證明自己受到的傷害是真的。

在探討「玉女」之前,我們要先理解所謂明星,其實不單單是一個具體的活人,更是一組「社會文本」,一種構造出來的形象。唱片公司、電影電視、廣告媒體、經 理人公司和廣大的受眾及粉絲都參與在這個創作明星的過程裏面,而那個扮演明星角色的活人就算不是完全被動,也只是這個過程中的一個環節罷了。說真的,我們絕大部分人都不認識鍾欣桐到底是個怎麼樣的人;但是通過無窮的廣告及文化產品,我們知道二人組合Twins 裏的「阿嬌」是個可愛的「玉女」。現在的問題就出在鍾欣桐這人的某個「真實部分」刺破了大家對「阿嬌」這位「玉女」的認識,所以才會有從謊言中恍然大悟的 感覺。

根據一般印象, 「玉女」應該是天真爛漫、純潔無邪的,甚至如古代配飾了大型玉件的女子一樣規行矩步(否則玉飾撞得叮噹作響,極為不雅),如此方配得上「玉」這個象徵高尚 品行的形容詞。本來「天真」、「可愛」這些說法是不一定和性有關的,我們完全能夠想像一名天真可愛不亞於少女的二子之母;但是我們卻總是隱隱地把「玉女」 想像成「無慾之女」,換句話說,就是沒有性慾、更不可能經歷過性行為的處女。

大家或許能夠默認27 歲的鍾欣桐或許不再是處女的事實,但是不能忍受公開目睹「玉女阿嬌」不是處女甚至享受性愛的證據。為什麼在21 世紀的香港, 「玉女」仍然如此重要?為什麼一種怪異的不合常理的處女形象會有這麼大的市場呢?對於這個複雜的問題,請容我只從一個異性戀男子的位置稍談一二。

傳統父權社會對於處女的珍視可謂歷史悠遠其來有自,而其中一種理由是和性慾有關的。例如經典的薩德侯爵(Marquis de Sade),在其一系列荒淫無度但又引起後人無盡連想討論的著作之中,學校總是一個重要的背景,種種淫虐暴行皆在其中展開。在這些學校裏面,大部分學生都 是12 至16 歲的少男少女,而且入學之前必定是純淨無瑕的處子。如此一來,那些非常人所能想像的成年的校長老師才能享受獨特的「啟蒙快感」。譬如《卧房裏的哲學》開頭 沒多久就有這麼一句話: 「我們會為她的美麗小腦袋灌輸最放蕩的行為的每一種原則,我們會讓她熾燃着我們自己的慾火……」也就是說,處女乃一種性慾對象,不止可以滿足別人征服的欲望,還能讓人感到「教化」她、使其一步步完全「解放」的快感。一旦她徹底成熟,到了17 歲上,就要被驅離薩德的特殊學校了,因為她再也沒有受教的餘地,也再也沒有可供想像的空間了。

假如「玉女」明星形象的核心就是未食禁果因而不知人事的天真處女,那麼恰恰與平常的認知相反, 「玉女」也必定是種極有誘惑力的性慾對像,比諸走性感路線的「辣妹」、「小野貓」不遑多讓。如果性感女神的艷聞可以增加她的魅力,那麼「玉女」正正要透過 排除一切桃色新聞來弔詭地強化她處女的性吸引力。又與一般人所想的不同, 「玉女」的對象不止少男,更遠及許多男性成人。畢竟他們才最有「教育」玉女的渴望。

對於很多異性戀男性觀眾來說,鍾欣桐最令人失望的,或許就是破壞了「阿嬌」在潛意識上的性誘惑。大家覺得受騙受挫,是因為發現「玉女阿嬌」竟然不是處女, 妄付了自己一縷癡心。可是家長們也不用太過擔心貴子弟承受的性挫折(很好玩,大半表示受騙和不滿的似乎都是成年人),因為在最近一連串事件當中,他們其實也經歷了一種類似於集體「施教」和發現的快感。

就像不少成人電影裏常見的場面,表面純真的白衣天使脫去制服之後居然是黑色的皮內褲,這也是種很有魅力的形象。這就是為什麼有如此多的人一方面猛烈批評鍾欣桐的虛偽,另一面卻又如飢似渴地等待「阿嬌」新照片的原因了;雖然他們口中不齒看似受傷,但他們其實是很快樂的。他們最想看到的鍾欣桐道歉的方式,或許是日本成人錄像裏美少女那種「原諒我,哦!對!我真淫蕩」的告白。

李怡先生在《蘋果日報》的評論中說,從這件事可以看到全香港的虛偽。有道理,只是他大概不曉得這種欲望確實是要用虛偽來維持的。

梁文道 牛棚書院院長

* * *

梁文道這篇文章另一處最令我拍手稱快的一點,就是關於處女/玉女的性吸引力的闡述。我向來對處女情意結極其反感 (說到這點,我想某些舊「朋友」或者會認得我了),但很慚愧我其實是說不出為甚麼的。我表達得到的只是,我覺得處女情意結是對女性、貞潔以至婚姻最大的侮辱,而且此下流想法亦實際地造成從女性割禮到有感染性病者強姦女嬰等許多悲劇。如今讀了梁先生的分析,雖然不知這是否唯一的觀點 (讀書太少…慚愧… ),但已令我大開眼界,給我提示了思想方向了。

不過梁文中那兩段「設計對白」 (在「先談拍照這一點」開首的段落及尾二段) ,有沒有或隱或現地滿足了作者所述的那種性慾呢...嗯,恐怕要多問幾個異性戀男子的意見了。

# # #

 

[1] 我個人雖是教徒,也有同感。我只能說甚麼行為不符我信仰的要求。然而鍾小姐不是信徒,我亦只是另一罪人,我自覺無資格按我個人對自己的道德要求去論斷她。

[2] 男性的割禮是很多男士有做過的簡單手術,但在非洲等地進行女性割禮卻是一種為了「保存」女子「貞操」所施行的外陰殘毁習俗。

What is Female Genital Mutilation? by Amnesty International (注意:內容可能令人極度不安或憤怒)

Wikipedia Entry about Female Genital Mutilation (注意:內容可能令人極度不安或憤怒)

想不到藝人私隱照片網洩事情到今日還可不斷揭露這個社會的荒謬。今天出醜的,往往就是昨日意氣風發者。

這一次,輪到蘋果日報。

蘋果在二月十二日的社評 (「蘋論」) 題為 《 淫照風暴的最大教訓是揭露虛偽 》[1],在短短一日內已風行大江南北了,受歡迎程度直逼那些私隱照片,以至有關傳媒感到十分得意,不惜在翌日 (十三日) 在隔牆有耳欄目內多寫一文 《一筆戳破淫照虛偽天下響 》[2] 自吹自擂。

誠然,那篇社評確實寫得相當好,所以能引起很多人共嗚。不過,這文卻很諷刺地犯了一個對任何「清醒的、堅持揭示真相的傳媒」(這是該社評內的用語) 來說是相當嚴重的錯誤。更諷刺的是,蘋果後來也知道自己錯了,卻不肯正面回應,而僅僅在另文一筆帶過 [3]。

對照來看,真是可笑又可悲啊。

那個錯誤其實相當礙眼:「阿嬌」真的有出席「貞潔校園開學禮」 嗎?若沒有,這反映了蘋果的甚麼呢?

首先,鍾小姐有沒有出席那個活動呢?有沒有那個活動上發表反對婚前性行為之說呢?

我翻看 Wiser 的剪報紀錄,只見一則明報在活動後的報道中提及該活動與阿嬌 (而且也不是指她出席活動) [4], 除此之外, 就不見任何報道指她有出席出該活動以及當場就婚前性行為發表過意見。

事實上,明報今日就有專文提出有網民轉載竄改了當日報道,並解釋到底該篇報道所指何事 [5]。

而蘋果也知道了這個錯誤,所以在十二日的社評裡,輕描淡寫的 " 更正:昨日《蘋論》提及「她(阿嬌)出席由大衞城文化中心主辦的『貞潔校園開學禮』」,據讀者張先生電郵指出,鍾欣桐並無出席上述活動。“[3]

何況,按常理推斷,該活動主辦機構亦應該不會「冒險」請來阿嬌作嘉賓。這一點就不在此詳談了。但這不合常理之處真是相當顯眼[6],驅使我到Wiser上查閱舊剪報的。

那麼,蘋果昨天蘋論中,指鍾小姐出席該活動兼發了言,資料何來呢?


昨天蘋論第二段落所列舉的、鍾小姐「假扮天真」的事例,跟網上多個討論區所流傳的「阿嬌五點虛偽」(可用google輕鬆找到) 從內容以至先後次序都有不謀而合之處。猜想蘋論作者的資料來源即為該些貼文,但這點於我,有如「私隱照是否移花接木」於警方,最直接是由撰文者自己剖白,而恕我無法查證了。

至於該文內一句「大家鄙視的不是你的…,而是你的虛偽」,然後再「淫照」前「淫照」後,不也是再一次借故在性道德問題上多踩鍾小姐一腳嗎? [7]

蘋論稱讚「清醒的、堅持揭示真相的傳媒」,自己卻粗疏地處理資料來源,看到網友互傳的資料,既不用常識來批判,又不願查證,便採納了原來是虛假的證據來指控「虛偽」的藝人。翌日見到自己的文章廣為轉載,卻只顧忘形邀功,而輕忽自己作為傳媒所犯下的「不求真」的錯誤。

平心而論,十二日的蘋論確實是寫得不錯,而且有關引述也不是文章的主要內容,所以這錯誤之於該社評是否瑕不掩瑜,則見仁見智,這裡就不作判斷了。

然而,蘋論說,藝人私隱照片外洩事件最大的教訓是揭露了娛樂界、警方及部份傳媒的虛偽。

此言果然不差矣 [8]。

# # #

[1] 《淫照風暴的最大教訓是揭露虛偽蘋果日報2008年2月12日蘋論

[2] 《一筆戳破淫照虛偽天下響 》蘋果日報2008年2月12日隔牆有耳

[3] 更正 (位於文章最末處) 蘋果日報2008年2月12日社評

[4] 《8000基督徒集會誓守貞潔 》 明報2007年9月2日*港聞A10版
【明報專訊】約8000 名青年基督徒昨在香港大球場舉行「貞潔校園開學禮」,同聲立誓抗拒婚前性行為。主辦的基督教團體指本港青年性觀念趨開放,性罪行、集體性愛事件愈見嚴重,籲學校加強倫理課程,免製造大量未婚媽媽。

大衛城文化中心昨在香港大球場舉辦聚會,約有8000 名多來自不同基督教會的青年參加。該中心總監吳振智牧師表示,中心早前在一間中學向400 名中四和中五學生進行問卷調查,79%受訪者稱將來可能只同居不結婚。

吳振智認為,婚前性行為有違基督教信仰,加上近年中學生涉及風化案、未成年男女集體性交、小學生瀏覽色情網頁等此起彼落,青少年性觀念開放,擔心會造成大量未婚媽媽和單親家庭,有需要教育學生為將來配偶持守貞潔,拒絕婚前性行為。

籲拒婚前性行為
牧師吳振智(右)發起「貞潔校園開學禮」,呼籲青少年恪守教條,拒絕婚前性行為。(余俊亮攝)

*Wiser上寫的確實是9月2日
另,明報在這篇報道中無端挑起鍾小姐當時正面對的偷拍事件。有趣的是,蘋果日報當日亦有報道是次活動,題為《近八成中學生贊成同居 教會領袖:要抗拒性開放入侵校園》,片字不提偷拍或鍾小姐。若單就此兩篇報道來看,我個人覺得蘋果的做法倒是較可取。

看,沒有永遠的「好」傳媒,也沒有永遠的爛蘋果。

[5] 《明報歡迎網民轉載 但勿竄改新聞報道》明報2008年2月13日港聞A03版
明報發現,近日有網民在不同網上討論區內引述本報2006 年9 月3日的一篇報道,指藝人鍾欣桐曾於2006 年9 月2 日出席由大衛城文化中心主辦的「貞潔校園開學禮」,並呼籲學生拒絕婚前性行為。

經編輯部查證,網上討論區內的報道與明報當天的報道不符——明報當天的報道,指出「近千名基督徒出席由大衛城文化中心主辦的貞潔校園開學禮,除譴責《壹本便利》偷拍鍾欣桐更衣之外,亦呼籲學生拒絕婚前性行為」,整篇報道都沒有提及鍾欣桐有份出席活動或作出呼籲,特此澄清以正視聽。

明報歡迎網民轉載相關報道*,但請勿竄改,以保持內容正確,多謝合作。明報編輯部

*這次明報明確歡迎網民轉載,順帶解決了網民在網上引用其文字的版權問題,值得一讚。

[6] 事實上,我猜有很多人,尤其是教徒,當中又以自稱自由派信徒者為甚,會對這一點特別敏感。坦白說,我個人對這種活動深感不以為然,幾近厭惡。不過,當看到信徒也不按常識推論 (若你是主辦單位,難道你不會擔心請來的明星可能未必能「身體力行」予以支持嗎?),就照樣引用錯文,還有點自我安插於教內道德高地的味道對活動及鍾小姐予以揶揄,我感到更不耐煩。

[7] 由於這篇文也會長留網上,我不願參與那多踩一腳的勾當,所以故意刪了兩字。

[8] 話說到最尾,我回望自己這篇文章的第一段,也不禁心頭一驚呢。

鄒濤先生和李鐵先生,

新年好!  我是香港人, 剛從香港的報章上讀到你們昨日在深圳鬧市拉起橫額, 很受鼓舞, 特別寫信來表示感謝和支持。我還會把你們的網站及相關的報道傳給朋友。

祝你們在新的一年平安快樂! 願民主中國早日實現, 老百姓都有幸福生活!

[簽名]

 # # #

深圳市民拉橫額期待民主
明報, 2008年2月7日
【明報專訊】曾經發起深圳「3年不買房運動」的鄒濤和公益網「老百姓幫老百姓網」創辦人李鐵,昨日來到華強北和市民中心拉起「2008,期待民主中國」等橫幅,吸引途人圍觀。其間有公安過來問話,他們表示此活動僅兩人參與,事先不用申請,也沒有違反法律。

據了解,鄒濤和李鐵昨日先去華強北市區看望乞討者,送上麥當勞和新年利巿,並沿途發放期待奧運、更期待民主中國等宣傳資料。兩人隨後來到深圳市府所在地市民中心,拉起寫覑「2008,期待奧運、更期待民主中國」的橫幅。李鐵事後向記者表示,現在社會上許多問題,究其根源都與民主制度有關,社會需要有人喊出來,希望2008年中國落實民主。對於今次行動可能帶來的後果,李鐵表示,他已把家中一切安排好了,做好被抓走的準備。

(明報記者報道)

鄒濤(左)和李鐵昨日到鬧市拉橫額

 深圳兩名維權人士鄒濤(左)和李鐵昨日到鬧區拉橫額,期待新的一年中國落實民主。(明報圖片)

早前U Magazine談古典音樂平民化。

文章開首說,有年青人受電視劇啟發,喜歡了古典音樂,說很想聽現場演奏,不過「會等大師級人馬來港才會入場。」

嗯,我側一側頭。

故事讀下去,翻過兩頁,便見有醒目紅底黃、白字標題曰:搞古典音樂有錢賺。接下來的全兩版介紹經濟商學院針對中產及行政人員開辦的古典音樂共賞課程,其中一張超過10x10cm的相片裡就有該課程的宣傳單張--對,真的,那張相片就是拍攝那張單張。

另有一張相片橫亙半版,內有幾個西裝骨骨的成熟男女,是為課程學員,在佈置和食具都甚有designer feel的餐廳內,交流心得,枱上放著兩支歐洲進口水。旁邊引述課程講師接受訪問說,「認識古典音樂是一種修養,社會中人普遍期望行政人員都懂一點音樂。」

真有這期望嗎?若有,為甚麼偏偏要是「古典音樂」呢?按常理推論那講師指的是巴洛克時期到古典時期在歐洲的「流行音樂」。那麼,若認識中世紀的Gregorian Chants、John Cage的4’33″、十二世紀的波斯音樂或大溪地部族歌曲,又算不算有修養?

而且,甚麼是「行政人員」"Executive"呢?為甚麼這班人就要被社會期望認識某種被 (不知是誰) 認為是有修養的音樂呢?

短短的一句說話,有幾多恐怕禁不起細思的潛台詞。

只是我又何必唏噓,難道這把戲我也看不穿:若經濟日報集團旗下的雜誌不一併把「古典音樂」和「行政人員」擺上神枱,又如何能烘托出經濟日報集團旗下學校這課程不可錯失呢?

再者,我自己也算是個努力在行政人員階梯上爬升的一個,也很喜歡古典音樂,在街上聽到悠揚曲韻,同行朋友會問我是誰創作的。社會把兩者神聖化、偶像化,我可是既得利益者呢。

然 而,我不得不感到可惜:音樂的世界本來何其廣大,川流滄滄。這一班有幸受過教育又有點閒錢的有能人士,卻拿起 water menu,精挑裝入型格玻璃樽的進口水,每支標價三位數字,另加10% service charge,並以同樣態度挑選音樂聽,便自以為是有了修養,以為懂了音樂。

算吧,這畢竟是他們的選擇,瓶裝水或者也真有其營養的。

但那個小伙子,始終令我耿耿於懷。為甚麼他以為要等大師級來港才入場才去聽演奏呢?

或者他以為要其他人確認是奏得好的,才值得聽;而香港就是沒有「值得」聽。

這不單令我為香港本地樂團及音樂家擔心,我更想起很久以前讀過一個音樂家寫的文章。他說自己作為職業演奏家,也不是一看樂譜便明白那些樂曲的。總要逼自己不斷聽錄音、多次練習,才能稍為開竅。

不多聽,怎能管窺音樂那博大精深之處?沒有聽過差勁的演奏,怎能明白甚麼是好演奏?沒有嘗過香港文化中心演奏廳那不堪入耳的音質,怎懂得 驚嘆享受真正經過悉心設計的音樂廳的巧妙音響工程?沒被三流銅管樂師嚇過一跳,那裡能夠明白樂評人說的「要聽出一個管弦樂團的水準,先聽其銅管部就成」? …

何況,等到下一次有「大師」來港時,新一套日劇已經上演了。

果然,香港博客及網友不分男女既然會邊罵邊追看《蘭開夏道,自然也會對那知名的Craiglist貼文有多多意見。借機揶揄港女有之,乘勢嘲諷毒男者也不少。

整件事的發展其實也亳無驚喜:年青美女泣訴有錢好男人難找;然後有位自稱有錢好男人出來慨贈幾句幽默金句;再來有位也是自稱名校畢業事業有成的 年青美女走出來指現在嫁得過的男人實在少;再接下來又有位自稱更有錢又有事業的男人以更高深的金融術語砌成看來更幽默的金句 ... 經媒體報道,便掀起 全球博客爭相論之,到處找尋原網站已刪的原文,苦心孤詣譯出來,再補一堆自己的論述,然後引來一連串回應 ...

全球關注的新聞,便是這樣造了出來。

那我又來續貂?嘻嘻,只因為有四個字不吐不快。

物以類聚。

# # #

「延伸」閱讀

[1] Reuters Oddly Enough: Woman seeks rich husband, banker says “crappy" deal

http://www.reuters.com/article/oddlyEnoughNews/idUSN0941966120071010

別浪費可以用來關注天水圍社福配套以至緬甸民運,或粗略學習機制設計理論 (Mechanism Design Theory,即日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獎者的研究範圍) 的寶貴時間,去讀這件事的許多報道和網誌。這篇路透社的報道簡潔明快,最值得一讀一笑。

[2] 《蘭開夏道

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