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藝人私隱照片網洩事情到今日還可不斷揭露這個社會的荒謬。今天出醜的,往往就是昨日意氣風發者。

這一次,輪到蘋果日報。

蘋果在二月十二日的社評 (「蘋論」) 題為 《 淫照風暴的最大教訓是揭露虛偽 》[1],在短短一日內已風行大江南北了,受歡迎程度直逼那些私隱照片,以至有關傳媒感到十分得意,不惜在翌日 (十三日) 在隔牆有耳欄目內多寫一文 《一筆戳破淫照虛偽天下響 》[2] 自吹自擂。

誠然,那篇社評確實寫得相當好,所以能引起很多人共嗚。不過,這文卻很諷刺地犯了一個對任何「清醒的、堅持揭示真相的傳媒」(這是該社評內的用語) 來說是相當嚴重的錯誤。更諷刺的是,蘋果後來也知道自己錯了,卻不肯正面回應,而僅僅在另文一筆帶過 [3]。

對照來看,真是可笑又可悲啊。

那個錯誤其實相當礙眼:「阿嬌」真的有出席「貞潔校園開學禮」 嗎?若沒有,這反映了蘋果的甚麼呢?

首先,鍾小姐有沒有出席那個活動呢?有沒有那個活動上發表反對婚前性行為之說呢?

我翻看 Wiser 的剪報紀錄,只見一則明報在活動後的報道中提及該活動與阿嬌 (而且也不是指她出席活動) [4], 除此之外, 就不見任何報道指她有出席出該活動以及當場就婚前性行為發表過意見。

事實上,明報今日就有專文提出有網民轉載竄改了當日報道,並解釋到底該篇報道所指何事 [5]。

而蘋果也知道了這個錯誤,所以在十二日的社評裡,輕描淡寫的 " 更正:昨日《蘋論》提及「她(阿嬌)出席由大衞城文化中心主辦的『貞潔校園開學禮』」,據讀者張先生電郵指出,鍾欣桐並無出席上述活動。“[3]

何況,按常理推斷,該活動主辦機構亦應該不會「冒險」請來阿嬌作嘉賓。這一點就不在此詳談了。但這不合常理之處真是相當顯眼[6],驅使我到Wiser上查閱舊剪報的。

那麼,蘋果昨天蘋論中,指鍾小姐出席該活動兼發了言,資料何來呢?


昨天蘋論第二段落所列舉的、鍾小姐「假扮天真」的事例,跟網上多個討論區所流傳的「阿嬌五點虛偽」(可用google輕鬆找到) 從內容以至先後次序都有不謀而合之處。猜想蘋論作者的資料來源即為該些貼文,但這點於我,有如「私隱照是否移花接木」於警方,最直接是由撰文者自己剖白,而恕我無法查證了。

至於該文內一句「大家鄙視的不是你的…,而是你的虛偽」,然後再「淫照」前「淫照」後,不也是再一次借故在性道德問題上多踩鍾小姐一腳嗎? [7]

蘋論稱讚「清醒的、堅持揭示真相的傳媒」,自己卻粗疏地處理資料來源,看到網友互傳的資料,既不用常識來批判,又不願查證,便採納了原來是虛假的證據來指控「虛偽」的藝人。翌日見到自己的文章廣為轉載,卻只顧忘形邀功,而輕忽自己作為傳媒所犯下的「不求真」的錯誤。

平心而論,十二日的蘋論確實是寫得不錯,而且有關引述也不是文章的主要內容,所以這錯誤之於該社評是否瑕不掩瑜,則見仁見智,這裡就不作判斷了。

然而,蘋論說,藝人私隱照片外洩事件最大的教訓是揭露了娛樂界、警方及部份傳媒的虛偽。

此言果然不差矣 [8]。

# # #

[1] 《淫照風暴的最大教訓是揭露虛偽蘋果日報2008年2月12日蘋論

[2] 《一筆戳破淫照虛偽天下響 》蘋果日報2008年2月12日隔牆有耳

[3] 更正 (位於文章最末處) 蘋果日報2008年2月12日社評

[4] 《8000基督徒集會誓守貞潔 》 明報2007年9月2日*港聞A10版
【明報專訊】約8000 名青年基督徒昨在香港大球場舉行「貞潔校園開學禮」,同聲立誓抗拒婚前性行為。主辦的基督教團體指本港青年性觀念趨開放,性罪行、集體性愛事件愈見嚴重,籲學校加強倫理課程,免製造大量未婚媽媽。

大衛城文化中心昨在香港大球場舉辦聚會,約有8000 名多來自不同基督教會的青年參加。該中心總監吳振智牧師表示,中心早前在一間中學向400 名中四和中五學生進行問卷調查,79%受訪者稱將來可能只同居不結婚。

吳振智認為,婚前性行為有違基督教信仰,加上近年中學生涉及風化案、未成年男女集體性交、小學生瀏覽色情網頁等此起彼落,青少年性觀念開放,擔心會造成大量未婚媽媽和單親家庭,有需要教育學生為將來配偶持守貞潔,拒絕婚前性行為。

籲拒婚前性行為
牧師吳振智(右)發起「貞潔校園開學禮」,呼籲青少年恪守教條,拒絕婚前性行為。(余俊亮攝)

*Wiser上寫的確實是9月2日
另,明報在這篇報道中無端挑起鍾小姐當時正面對的偷拍事件。有趣的是,蘋果日報當日亦有報道是次活動,題為《近八成中學生贊成同居 教會領袖:要抗拒性開放入侵校園》,片字不提偷拍或鍾小姐。若單就此兩篇報道來看,我個人覺得蘋果的做法倒是較可取。

看,沒有永遠的「好」傳媒,也沒有永遠的爛蘋果。

[5] 《明報歡迎網民轉載 但勿竄改新聞報道》明報2008年2月13日港聞A03版
明報發現,近日有網民在不同網上討論區內引述本報2006 年9 月3日的一篇報道,指藝人鍾欣桐曾於2006 年9 月2 日出席由大衛城文化中心主辦的「貞潔校園開學禮」,並呼籲學生拒絕婚前性行為。

經編輯部查證,網上討論區內的報道與明報當天的報道不符——明報當天的報道,指出「近千名基督徒出席由大衛城文化中心主辦的貞潔校園開學禮,除譴責《壹本便利》偷拍鍾欣桐更衣之外,亦呼籲學生拒絕婚前性行為」,整篇報道都沒有提及鍾欣桐有份出席活動或作出呼籲,特此澄清以正視聽。

明報歡迎網民轉載相關報道*,但請勿竄改,以保持內容正確,多謝合作。明報編輯部

*這次明報明確歡迎網民轉載,順帶解決了網民在網上引用其文字的版權問題,值得一讚。

[6] 事實上,我猜有很多人,尤其是教徒,當中又以自稱自由派信徒者為甚,會對這一點特別敏感。坦白說,我個人對這種活動深感不以為然,幾近厭惡。不過,當看到信徒也不按常識推論 (若你是主辦單位,難道你不會擔心請來的明星可能未必能「身體力行」予以支持嗎?),就照樣引用錯文,還有點自我安插於教內道德高地的味道對活動及鍾小姐予以揶揄,我感到更不耐煩。

[7] 由於這篇文也會長留網上,我不願參與那多踩一腳的勾當,所以故意刪了兩字。

[8] 話說到最尾,我回望自己這篇文章的第一段,也不禁心頭一驚呢。

早前U Magazine談古典音樂平民化。

文章開首說,有年青人受電視劇啟發,喜歡了古典音樂,說很想聽現場演奏,不過「會等大師級人馬來港才會入場。」

嗯,我側一側頭。

故事讀下去,翻過兩頁,便見有醒目紅底黃、白字標題曰:搞古典音樂有錢賺。接下來的全兩版介紹經濟商學院針對中產及行政人員開辦的古典音樂共賞課程,其中一張超過10x10cm的相片裡就有該課程的宣傳單張--對,真的,那張相片就是拍攝那張單張。

另有一張相片橫亙半版,內有幾個西裝骨骨的成熟男女,是為課程學員,在佈置和食具都甚有designer feel的餐廳內,交流心得,枱上放著兩支歐洲進口水。旁邊引述課程講師接受訪問說,「認識古典音樂是一種修養,社會中人普遍期望行政人員都懂一點音樂。」

真有這期望嗎?若有,為甚麼偏偏要是「古典音樂」呢?按常理推論那講師指的是巴洛克時期到古典時期在歐洲的「流行音樂」。那麼,若認識中世紀的Gregorian Chants、John Cage的4’33″、十二世紀的波斯音樂或大溪地部族歌曲,又算不算有修養?

而且,甚麼是「行政人員」"Executive"呢?為甚麼這班人就要被社會期望認識某種被 (不知是誰) 認為是有修養的音樂呢?

短短的一句說話,有幾多恐怕禁不起細思的潛台詞。

只是我又何必唏噓,難道這把戲我也看不穿:若經濟日報集團旗下的雜誌不一併把「古典音樂」和「行政人員」擺上神枱,又如何能烘托出經濟日報集團旗下學校這課程不可錯失呢?

再者,我自己也算是個努力在行政人員階梯上爬升的一個,也很喜歡古典音樂,在街上聽到悠揚曲韻,同行朋友會問我是誰創作的。社會把兩者神聖化、偶像化,我可是既得利益者呢。

然 而,我不得不感到可惜:音樂的世界本來何其廣大,川流滄滄。這一班有幸受過教育又有點閒錢的有能人士,卻拿起 water menu,精挑裝入型格玻璃樽的進口水,每支標價三位數字,另加10% service charge,並以同樣態度挑選音樂聽,便自以為是有了修養,以為懂了音樂。

算吧,這畢竟是他們的選擇,瓶裝水或者也真有其營養的。

但那個小伙子,始終令我耿耿於懷。為甚麼他以為要等大師級來港才入場才去聽演奏呢?

或者他以為要其他人確認是奏得好的,才值得聽;而香港就是沒有「值得」聽。

這不單令我為香港本地樂團及音樂家擔心,我更想起很久以前讀過一個音樂家寫的文章。他說自己作為職業演奏家,也不是一看樂譜便明白那些樂曲的。總要逼自己不斷聽錄音、多次練習,才能稍為開竅。

不多聽,怎能管窺音樂那博大精深之處?沒有聽過差勁的演奏,怎能明白甚麼是好演奏?沒有嘗過香港文化中心演奏廳那不堪入耳的音質,怎懂得 驚嘆享受真正經過悉心設計的音樂廳的巧妙音響工程?沒被三流銅管樂師嚇過一跳,那裡能夠明白樂評人說的「要聽出一個管弦樂團的水準,先聽其銅管部就成」? …

何況,等到下一次有「大師」來港時,新一套日劇已經上演了。

明報今天對大陸「老翻」外國知名建築物的報道[1] ,看起來挺搞笑,似是趣聞一篇。再想一想,卻笑不出來。

報道說:安徽省阜陽市潁泉區一座政府大樓,完全模仿美國國會大樓建造,有羅馬式的柱陣,有高聳的穹頂,還有層層攀高的台階 [3]。這座耗資3000萬元建成的「國會大樓」,最近受到很大爭議,被民眾強烈要求改建成供少年活動的場所——「少年宮」。

哦,就這樣麼?

安徽省阜陽市豁下有三區五縣,這五縣中有四個被評為國家級貧困縣。潁上一縣在2005年也成過名,當時這個國家貧困縣被揪出二百個貪官,國內的廣泛報道在Google上俯拾皆是 [2]。

潁上?這名字有點眼熟。再找一找,原來阜陽古稱潁州,潁州也是現今阜陽市的一個區的名字。對了,早前「揚威」奧斯卡,獲得最佳紀錄片獎、報道國內愛滋病孤兒慘況的,片名就是「潁州的孩子」[5]。

潁州的孩子,在古代原來還有管仲、鮑叔牙、稽康、甘羅、呂蒙及劉福通等青史留名的人物。中國文學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中的歐陽修、蘇軾及曾鞏曾在這裡為官多年,留下眾多稱頌阜陽的優美詩文──潁州在古時是美景勝地,其西湖在唐末時就和杭州的齊名,蘇軾甚至說「大千起滅一塵裡,未覺杭潁誰雌雄」,而且地處「南北氣候過渡帶,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適中,無霜期較長」,兼坐擁「梁宋吳楚之衝,齊魯汴洛之道」的物流優勢,所以自春秋起經濟發達,人才輩出,直到趙宋南遷才開始衰落。[6]

衰落至今,還能以一座仿美國國會大樓建造的政府大樓,坐落在農商皆宜的優越地理位置,管治四個國家級貧困縣,其中一個也能養活二百多名貪官,並「庇蔭」著無數因父母賣血染上愛滋的孤兒。若這不算是「新」聞,也可算是人類歷史奇聞吧、值得幾句報道吧。

(繼續閱讀…)

發信人: XXXXXXXXXXXXXX (xxxx), 信區: MediaWatch
標 題: 最有公信力報紙話
發信站: HKIBBS 香港網站 (Tue Dec 7 09:52:27 2004), 轉信

http://full.mingpaonews.com/20041207/gha2r.htm

大 家 可 以 想 想 , 當 九 龍 南 線 在 2009 年 完 成 後 , 每 日 將 有 幾 萬 人 要 步 行 10 多 分 鐘 往 返 尖 東 站 與 尖 沙 嘴 最 旺 的 廣 東 道 一 帶 。 這 個 社 會 代 價 也 不 少 。

明 報 記 者

嘩, 好大社會代價啊~~ 好驚呀~~

呢段o野反映左明報及有關記者與編輯好幾個很嚴重的問題 ..

社乜會代價即, 而家冇人咁樣行過去架?

條隧道係 d 財團應該施捨俾市民架?

發信人: xxxxxxxxx , 信區: MediaWatch
標 題: Re: 最有公信力報紙話
發信站: HKIBBS 香港網站 (Tue Dec 14 12:18:38 2004), 轉信

不錯, 明報這篇報道的第一個大問題, 就是「社會代價」的定義。以大家回覆看, 這報道的定義不但是不合理, 更加是與社會大眾脫節了。最有公信力報紙竟會如此脫節, 一奇也。

第 二個大問題, 便是這報道反映了明報編採混淆了社會責任與財團利益的關係。即或報道中的「社會代價」成立, 明報編採還沒有看出 (或沒有寫出吧) 整件事件的核心是兩大財團分豬肉達不到共識。事實上, 後來該區區議會的插手, 就把事件闡明了: 財團分利益分不攏, 便放棄有關項目, 區議會基於民眾利益加入斡旋。利益責任誰屬, 一目了然。

所以, 這突顯了明報編採的第三大問題: 跪拜財團, 文章的語氣更是放大了這一問題。財團的利益衝突, 若真的嚴重要至要社會付出代價, 那麼是哪一方該負的責? 作為自詡「公信第一」的媒體, 竟不針對這個問題, 卻以輕蔑語氣恐嚇讀者.. 我的意思係 ,若明報公認自己已墮落至東方之流, 這篇報道可以收貨, reader aware。但既說公信第一, 就應對自己的報道水平有點要求。

然而, 公信第一至今仍每天赫赫在目, 但這幾天報上仍充充斥著奴隸文字 (看其對西九的系列報道) … 人家發動公關攻擊, 美酒佳餚加上博物館世家親身招待, 便已雙眼發亮, 天天粉飾西九黑幕。這些報道中的資料很有趣, 我自己也有剪存, 但報道的質素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