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U Magazine談古典音樂平民化。

文章開首說,有年青人受電視劇啟發,喜歡了古典音樂,說很想聽現場演奏,不過「會等大師級人馬來港才會入場。」

嗯,我側一側頭。

故事讀下去,翻過兩頁,便見有醒目紅底黃、白字標題曰:搞古典音樂有錢賺。接下來的全兩版介紹經濟商學院針對中產及行政人員開辦的古典音樂共賞課程,其中一張超過10x10cm的相片裡就有該課程的宣傳單張--對,真的,那張相片就是拍攝那張單張。

另有一張相片橫亙半版,內有幾個西裝骨骨的成熟男女,是為課程學員,在佈置和食具都甚有designer feel的餐廳內,交流心得,枱上放著兩支歐洲進口水。旁邊引述課程講師接受訪問說,「認識古典音樂是一種修養,社會中人普遍期望行政人員都懂一點音樂。」

真有這期望嗎?若有,為甚麼偏偏要是「古典音樂」呢?按常理推論那講師指的是巴洛克時期到古典時期在歐洲的「流行音樂」。那麼,若認識中世紀的Gregorian Chants、John Cage的4’33″、十二世紀的波斯音樂或大溪地部族歌曲,又算不算有修養?

而且,甚麼是「行政人員」"Executive"呢?為甚麼這班人就要被社會期望認識某種被 (不知是誰) 認為是有修養的音樂呢?

短短的一句說話,有幾多恐怕禁不起細思的潛台詞。

只是我又何必唏噓,難道這把戲我也看不穿:若經濟日報集團旗下的雜誌不一併把「古典音樂」和「行政人員」擺上神枱,又如何能烘托出經濟日報集團旗下學校這課程不可錯失呢?

再者,我自己也算是個努力在行政人員階梯上爬升的一個,也很喜歡古典音樂,在街上聽到悠揚曲韻,同行朋友會問我是誰創作的。社會把兩者神聖化、偶像化,我可是既得利益者呢。

然 而,我不得不感到可惜:音樂的世界本來何其廣大,川流滄滄。這一班有幸受過教育又有點閒錢的有能人士,卻拿起 water menu,精挑裝入型格玻璃樽的進口水,每支標價三位數字,另加10% service charge,並以同樣態度挑選音樂聽,便自以為是有了修養,以為懂了音樂。

算吧,這畢竟是他們的選擇,瓶裝水或者也真有其營養的。

但那個小伙子,始終令我耿耿於懷。為甚麼他以為要等大師級來港才入場才去聽演奏呢?

或者他以為要其他人確認是奏得好的,才值得聽;而香港就是沒有「值得」聽。

這不單令我為香港本地樂團及音樂家擔心,我更想起很久以前讀過一個音樂家寫的文章。他說自己作為職業演奏家,也不是一看樂譜便明白那些樂曲的。總要逼自己不斷聽錄音、多次練習,才能稍為開竅。

不多聽,怎能管窺音樂那博大精深之處?沒有聽過差勁的演奏,怎能明白甚麼是好演奏?沒有嘗過香港文化中心演奏廳那不堪入耳的音質,怎懂得 驚嘆享受真正經過悉心設計的音樂廳的巧妙音響工程?沒被三流銅管樂師嚇過一跳,那裡能夠明白樂評人說的「要聽出一個管弦樂團的水準,先聽其銅管部就成」? …

何況,等到下一次有「大師」來港時,新一套日劇已經上演了。